怎样可以规避婚后财产分割?


要理解如何规避婚后财产分割,我们首先要明白婚后财产分割的概念。婚后财产分割,简单来说,就是在夫妻离婚时,对他们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财产进行分配。这是为了保障双方在婚姻结束时能公平地处理共同财产。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对夫妻财产制度有明确规定。其中第1062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等财产,一般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第1063条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等财产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基于这些法律规定,有以下一些合法途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婚后财产分割。一是签订婚前财产协议。根据《民法典》第1065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通过签订这样的协议,明确哪些财产属于个人,哪些属于共同财产,当面临离婚时,就可以按照协议来处理财产,避免不必要的分割纠纷。比如,一方在婚前有一套房产,通过婚前财产协议明确该房产仅属于出资购买的一方,那么在离婚时,另一方就不能要求分割这套房产。 二是财产赠与。如果是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这样在离婚时,该不动产就不会作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三是利用遗嘱或者赠与合同。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比如,被继承人在遗嘱中明确表示某笔财产只由自己的子女继承,那么这笔财产就不会成为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也就无需进行分割。 需要强调的是,规避婚后财产分割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任何企图通过违法手段隐匿、转移财产等行为来规避分割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一旦被发现,根据《民法典》第1092条,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