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行政复议的时效如何计算?
我前不久遇到了行政部门的一个处理决定,我觉得不太合理,想申请行政复议。但我不知道这个申请行政复议的时效是怎么算的,从什么时候开始起算,到什么时候截止,中间有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可以延长时效之类的,希望能了解清楚这方面的规定。
展开


行政复议时效指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法定有效期限。简单来说,就是在这个期限内你可以去申请行政复议,过了这个期限,复议机关可能就不受理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这里的“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一般是指你收到相关行政决定文书的日期,或者行政机关以其他方式告知你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日期。 在计算时效时,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如果因为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不可抗力就是指那些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比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其他正当理由比如你突然生了重病,没办法及时去申请复议等。 另外,如果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没有制作或者没有送达法律文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只要能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存在,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受理。在这种情况下,申请复议的期限从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存在之日起计算。 举个例子,小李在3月1日收到了行政处罚决定书,他如果对这个处罚决定不服,就应该在4月30日之前去申请行政复议。但如果在3月20日当地发生了地震,交通中断,小李没办法去申请复议,等地震影响消除,道路恢复通行是在3月30日,那么从3月30日开始继续计算剩下的申请期限,也就是到5月10日之前小李都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总之,准确计算申请行政复议的时效,对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在遇到行政争议时,要及时关注时效问题,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复议申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