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税及附加怎么计算?


营业税及附加是流转税的一种,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在2016年5月1日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营业税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被增值税所取代,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了解一下过去营业税及附加的计算方式,这也有助于理解相关税费的计算逻辑。 首先来说营业税。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它的计算公式是:应纳税额 = 营业额×税率。这里的营业额就是你提供劳务、销售商品等取得的全部收入。不同行业的营业税税率是不一样的,比如建筑业、文化体育业的税率是3%,金融保险业、服务业、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的税率是5%,娱乐业的税率是5% - 20%。 接着是城市维护建设税。它是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税额为计税依据,依法计征的一种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实际缴纳的增值税 + 消费税 + 营业税税额)×适用税率。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率根据纳税人所在地不同有所差异,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镇的税率为5%,不在市区、县城或镇的税率为1%。 然后是教育费附加。它是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同级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同级财政部门监督管理,专门用于发展地方教育事业的预算外资金。其计算公式是:应纳税额 =(实际缴纳的增值税 + 消费税 + 营业税税额)×3%。 举例来说,假如一家位于市区的服务企业,当月取得营业额10万元,按照5%的营业税税率计算,其应纳营业税为100000×5% = 5000元。那么该企业应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为5000×7% = 350元,应纳的教育费附加为5000×3% = 150元。 虽然现在营业税已不存在,但增值税及附加的计算原理与之类似。增值税应纳税额一般根据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来计算,而附加税同样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为计税依据,按照相应税率计算缴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