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开票收入和税负率,如何倒退成本?


在了解如何根据开票收入和税负率倒退成本之前,我们先明确几个概念。开票收入指的是企业开具发票所确认的收入金额,这是企业经营成果的一种体现。税负率则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际缴纳的税金占其计税依据(通常是收入)的比例。不同行业、不同税种的税负率会有所不同。 接下来,我们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为例,来讲解如何倒退成本。 ### 增值税方面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当期销项税额 - 当期进项税额。而销项税额是根据开票收入计算得出的,公式为:销项税额 = 开票收入÷(1 + 税率)×税率。这里的税率根据不同的行业和业务类型有所不同,比如常见的有13%、9%、6%等。 税负率 = 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开票收入。我们可以通过税负率算出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金额,即:实际缴纳的增值税 = 开票收入×税负率。然后根据应纳税额的公式,我们就能算出当期进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 当期销项税额 - 实际缴纳的增值税。 因为进项税额是由成本对应的进项发票产生的,在税率已知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进项税额反推出成本金额。假设成本对应的税率为r,那么成本 = 当期进项税额÷r。例如,如果税率r为13%,算出的当期进项税额为13万元,那么成本 = 13÷13% = 100万元。 ### 企业所得税方面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 各项扣除 - 以前年度亏损。在实际计算中,我们简化一下,假设不考虑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以前年度亏损,应纳税所得额就近似等于开票收入 - 成本 - 费用。 税负率 = 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开票收入。我们可以先算出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金额,即: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 开票收入×税负率。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为25%,当然也有一些优惠税率。通过应纳税额公式,我们可以反推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 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最后,我们就能算出成本:成本 = 开票收入 - 应纳税所得额 - 费用。这里的费用包括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支出,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方法是一种理论上的推导,在实际的财务核算和税务处理中,还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同时,不同的业务情况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对具体的计算和操作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财务人员或税务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