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日期减开始日期该怎么计算?
我在处理一份合同的时候,合同里涉及到计算某个时间段的时长,就是用截止日期减去开始日期。但我不太清楚具体该怎么算,是直接用日期相减,还是有其他的规则和方法呢?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在法律领域,计算截止日期减去开始日期时,一般会遵循一些明确的规则和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开始日期和截止日期的确定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一条规定,按照年、月、日计算期间的,开始的当日不计入,自下一日开始计算。这意味着,如果合同约定从某一天开始起算时间段,那么这一天是不算在计算范围内的。例如,合同约定从3月1日开始履行,那么3月1日这一天就不纳入开始日期之后时间段的计算。 然后是截止日期的计算。按照年、月计算期间的,到期月的对应日为期间的最后一日;没有对应日的,月末日为期间的最后一日。比如,从1月31日开始计算一个月的期间,由于2月通常没有31日,那么2月28日(非闰年)或29日(闰年)就是期间的最后一日。而如果是按照日计算期间的,那么就从开始日期的下一日开始,数到截止日期对应的那一日。 在实际计算时,对于天数的计算,如果开始日期和截止日期在同一个月,直接用截止日期减去开始日期(开始日期不算)即可得到天数。如果跨月或者跨年,就需要分别计算每个月的天数,再进行累加。例如,从1月15日到3月10日,1月从16日开始算,1月有31 - 15 = 16天;2月根据是否为闰年确定天数;3月算到10日,有10天,将这几个月的天数相加就是总的天数。 对于工作日的计算,还需要排除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比如在一些涉及行政许可等事项中,要求在多少个工作日内完成,这时候就不能简单地用日历天数计算,而是要把法定节假日和周末等休息日排除在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确定实际的工作时间和期间。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