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原值怎么计算?


固定资产原值是指企业购置、建造或通过其他方式取得固定资产时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它反映了固定资产的原始投资成本。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固定资产原值的计算方法: 对于购入的固定资产,其原值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包装费、运输费、安装成本、交纳的有关税金等计算。这意味着除了购买固定资产本身所花费的金额外,那些为了让固定资产能够正常使用而产生的费用,也都要算进原值里。比如,企业购买了一台机器设备,设备买价是10万元,支付了1000元的包装费、2000元的运输费以及3000元的安装费,另外还缴纳了5000元的相关税金,那么这台机器设备的原值就是100000 + 1000 + 2000 + 3000 + 5000 = 111000元。依据是《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账价值。这里的全部支出涵盖了建造过程中消耗的材料、人工、机械使用等各项成本。例如企业自行建造一栋厂房,建造过程中购买建筑材料花费50万元,支付工人工资20万元,使用机械设备产生的费用5万元,那么这栋厂房的原值就是50 + 20 + 5 = 75万元。《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也就是说,通常按照双方协商确定的价值来计算原值,但如果这个约定价值明显不符合市场公允价值,那就需要按照公允价值来确定。比如,甲公司接受乙公司投入的一台设备,投资合同约定该设备价值为30万元,经过评估该设备的市场公允价值为35万元,由于约定价值不公允,那么这台设备的原值应按照35万元计算。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费用作为入账价值。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是把未来要支付的租金等款项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算到现在的价值。例如,企业融资租入一台设备,租赁开始日该设备的公允价值是50万元,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是48万元,另外发生了2万元的初始直接费用,那么这台设备的原值就是48 + 2 = 50万元。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规定,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承租人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租入资产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