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有进项税额该怎么算?


在了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怎么算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进项税额。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对于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计算,关键在于看取得的发票类型以及相关规定。 如果企业是一般纳税人,在购进固定资产时取得了合法有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进项税额的计算就比较直接。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即为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比如,企业购买一台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设备价款为100万元,税率为13%,那么进项税额就是100×13% = 13万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不过,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果购进的固定资产是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等,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比如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专门用于职工食堂建设,这属于集体福利范畴,其进项税额就不能抵扣。 此外,如果取得的是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按照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作为进项税额。计算公式也是依据缴款书上的金额和税率来确定。 对于购进固定资产时发生的运输费等,如果取得了合法的运输发票等凭证,符合规定的运输费用按照一定比例计算进项税额准予抵扣。一般来说,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进项税额:公路、水路等其他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 + 3%)×3% 。但这里要注意运输服务与固定资产的关联性以及发票的合规性等问题。 总之,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计算要依据取得的发票类型、固定资产的用途等多方面因素,严格按照相关税收法律法规来进行计算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