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买房注明夫妻共同财产该怎么计算?
我和爱人婚后买了套房子,购房合同上注明是夫妻共同财产。但现在不太清楚这共同财产到底是怎么算的,是按照出资比例,还是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呢?希望能弄明白,心里有个底。
展开


婚后买房注明为夫妻共同财产,在计算时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量。 首先,我们要明确夫妻共同财产的概念。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是指夫妻结婚后到一方死亡或者离婚之前这段时间,在此期间夫妻所得的财产,除约定的外,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对于婚后买房注明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况,如果夫妻双方没有特别约定,一般应认定为夫妻双方等额共有。也就是说,夫妻双方对该房屋各享有一半的产权。例如,在离婚分割房产时,如果没有其他特殊情况,通常会将房屋价值进行评估,然后双方各分得一半的价值。 然而,如果夫妻双方在购房时有出资比例的差异,并且能够提供相关的出资证明,如银行转账记录、购房款支付凭证等,法院在处理时可能会考虑按照实际出资比例来分割房产。但这种情况下,也需要结合具体的案件情况和证据来判断。比如,一方婚前的个人存款用于婚后购房,并且有明确的资金流向证明,那么在分割时可能会适当考虑该方的出资贡献。 此外,如果夫妻双方通过书面协议对该房屋的产权份额进行了约定,那么应按照协议的约定来确定各自的产权比例。这种协议可以是婚前签订的,也可以是婚后签订的,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是有效的。例如,夫妻双方约定一方占70%的产权,另一方占30%的产权,那么在分割房屋时就按照这个约定来执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