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工资薪金怎么算?


退休人员工资薪金计算方式因情况而异,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一般来说,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构成(部分人可能没有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这里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由统计部门公布的,反映了当地的经济和工资水平。“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指您自己历年缴费工资按照一定的指数计算后的平均值,它体现了您个人的缴费情况。“缴费年限”则是您实际缴纳养老保险的时间,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就越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就属于统筹养老金的一部分。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个人账户储存额”是您在工作期间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以及其产生的利息总和。“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来确定,不同的退休年龄对应不同的计发月数,例如 60 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是 139 个月。这一规定也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关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相关内容。 过渡性养老金只有在建立个人账户之前参加工作的退休人员才会有,它是为了补偿这部分人员在个人账户建立之前没有个人账户积累的情况。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各地有所不同,一般与本人的视同缴费年限、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等因素有关。 如果是退休后又返聘获得的工资薪金,那么和普通在职人员的工资计算方式类似,按照劳务报酬所得或者工资、薪金所得来计税。劳务报酬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工资、薪金所得则是按照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这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