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如何计算?


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这“五险”,不同险种的计算方式既有相同点,也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是养老保险。它的计算通常与职工工资基数和缴费比例相关。一般来说,单位缴费部分是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缴费比例来计算。以某地为例,单位缴费比例可能为16% 。而职工个人缴费是按照本人工资乘以缴费比例,通常个人缴费比例为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医疗保险方面,单位缴费也是根据职工工资总额乘以一定比例,这个比例各地有所不同,可能在6% - 10% 之间。个人缴费比例一般为2%左右。同时,有的地方还会有大额医疗救助金等额外费用。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按规定比例缴纳。一般单位缴费比例在0.5% - 2% ,个人缴费比例在0.2% - 1% 。《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失业保险费。 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不缴纳。缴费比例根据行业风险程度不同有所差异,一般在0.2% - 1.9% 之间。依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生育保险同样由用人单位缴纳,缴费比例通常在0.5% - 1% 之间。《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总之,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的计算核心是依据工资基数和规定的缴费比例,不同地区和不同单位在具体比例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别,实际计算时要以当地社保政策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