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机动车怎样算超速?
我开车上路时,不太清楚到底怎样才算超速。有时候感觉速度挺快,但又不确定有没有超过规定速度。想知道在法律上,驾驶机动车达到什么情况就会被认定为超速,有没有明确的标准呢?
展开


在我国,驾驶机动车超速是指机动车行驶速度超过了法律规定或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简单来说,就是你开车的实际速度比允许的最大速度还要快,这就属于超速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夜间行驶或者在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行驶,以及遇有沙尘、冰雹、雨、雪、雾、结冰等气象条件时,应当降低行驶速度。 不同类型的道路,其限速标准也不一样。比如,在高速公路上,一般小型载客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其他机动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摩托车不得超过每小时80公里。而在一些城市道路,限速可能是每小时30公里、40公里或者60公里等,具体要看道路旁设置的限速标志。 判断是否超速,主要依据交通管理部门安装的测速设备,如雷达测速仪、区间测速等。当测速设备记录下你的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限速标准,就会认定你超速。超速行驶不仅会受到罚款、扣分等处罚,更重要的是,它会大大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威胁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驾驶机动车时,一定要严格遵守道路限速规定,确保行车安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