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行中如何变更申请执行人?


在执行程序中,变更申请执行人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操作,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进行这一变更。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申请执行人。简单来说,申请执行人就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一方当事人。而变更申请执行人,就是将这个申请执行的权利从原来的申请人转移到其他主体身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申请变更申请执行人是有法律依据和相关规定的。一般而言,存在以下几种常见的可以变更申请执行人的情形。 情形一:申请执行人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依法转让给第三人。比如,张三持有一份生效判决,他把该判决所确定的债权转让给了李四,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变更申请执行人。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债权转让必须是依法进行的,并且要符合一定的条件。 情形二:作为申请执行人的自然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该自然人的遗产管理人、继承人、受遗赠人或其他因该自然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依法承受生效法律文书确定权利的主体,可以申请变更、追加其为申请执行人。例如,申请执行人王五去世了,他的儿子王六作为继承人就可以申请变更为新的申请执行人。 情形三:作为申请执行人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因合并而终止,合并后存续或新设的法人、非法人组织可以申请变更其为申请执行人。比如,A公司和B公司合并成了C公司,原来A公司作为申请执行人的案件,C公司就可以申请变更为新的申请执行人。 接下来谈谈变更申请执行人的具体流程。第一步,准备好相关的材料。通常需要提交书面的变更申请,在申请中要详细说明变更的理由和依据。同时,还需要提供证明变更事由成立的证据材料,比如债权转让协议、继承人身份证明等。第二步,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给执行法院。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对材料进行审查。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法院会作出变更申请执行人的裁定。 在整个变更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比如,要确保变更的申请是在合理的时间内提出,并且所提供的材料真实、合法、有效。如果涉及到债权转让,要及时通知债务人,否则可能会影响变更的效力。另外,如果其他当事人对变更申请有异议,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法院提出,法院会依法进行审查和处理。总之,在执行中变更申请执行人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进行,以确保变更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