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无力偿还债务该怎么办,如何向逃债企业追债?


当企业面临无力偿还债务的情况时,有多种途径可以应对,同时若要向逃债企业追债,也有相应的法律手段。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首先,从企业自身无力偿还债务说起。企业无力偿还债务通常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暂时无力偿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对于暂时无力偿还的情况,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和债权人协商,制定一个合理的分期还款计划,按照计划逐步偿还债务。例如,企业由于季节性的资金周转困难,导致暂时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就可以和债权人沟通,争取分期偿还。另一种是永久无力偿还。如果是永久无力偿还,那么只能就债务人的现有财产来清偿。这时候要通过法律程序,对企业的财产进行清算。比如企业宣告破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法院会组织相关人员对企业的资产进行清理,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对债权人进行清偿。接着说向逃债企业追债的问题。当发现企业有逃债行为时,债权人要及时采取措施。一是可以行使撤销权。《民法典》规定,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例如,企业为了逃债,将自己的核心设备无偿转让给关联公司,债权人就可以通过法院撤销这种转让行为。二是可以行使代位权。如果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或者与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影响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相对人的权利。还有就是及时向法院起诉。通过法律途径,由法院判决企业偿还债务。如果企业拒不执行判决,债权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财产等措施,以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总之,无论是企业无力偿还债务,还是遇到逃债企业,债权人都要依据法律规定,及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