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约预期可得利益该怎么主张?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一方违约导致另一方遭受预期可得利益损失,受损方是有权主张这部分利益的。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如何主张合同违约预期可得利益。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预期可得利益。预期可得利益是指合同在正常履行的情况下,当事人一方本来可以获得的利益。比如说,您和对方签订了一个货物买卖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您把货物卖给对方后,再用这笔货款去进行下一笔有利可图的交易,可由于对方违约不买您的货物了,导致您失去了进行下一笔交易赚钱的机会,这失去的赚钱机会对应的收益就是预期可得利益。 主张预期可得利益,第一步要做的是证明存在有效的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所以,不管是书面合同还是符合条件的口头合同等,只要能证明合同是真实有效的,这就是主张预期可得利益的基础。 第二步,要证明对方存在违约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比如,对方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货物、交付的货物质量不符合要求等情况,都属于违约行为。您需要收集相关的证据,像聊天记录、交货凭证、检验报告等,来证明对方确实违约了。 第三步,就是要证明预期可得利益的存在以及具体数额。预期可得利益必须是在签订合同时可以合理预见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您可以通过提供以往类似业务的盈利数据、市场分析报告、专业机构的评估意见等证据,来证明预期可得利益的数额。 最后,如果和违约方协商不成,受损方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来主张预期可得利益。在诉讼过程中,要按照法院的要求提供证据,积极参与庭审。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是否支持受损方主张的预期可得利益以及具体的赔偿数额。总之,主张合同违约预期可得利益需要有充分的证据和法律依据,按照合理的程序来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