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造成人伤该如何赔偿?


在交通事故造成人伤的情况下,赔偿问题需要严谨对待。首先要明确,赔偿的依据和标准是有相关法律规定的。 赔偿项目众多,常见的有以下这些: 医疗费,就是受害者因事故受伤去看病所花的钱,像诊断费、治疗费、医药费、住院费等,要按照医院对交通事故创伤治疗实际必需的费用计算,凭借单据支付。要是结案后还得继续治疗,那就按照后续治疗必需的费用给付。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 误工费,这是补偿受害者因受伤没办法工作而减少的收入。计算方式是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来确定。如果受害人有固定收入,就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没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要是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有相关规定。 护理费,是支付给照顾伤者人员的费用。按照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同样在上述司法解释第八条有所规定。 营养费,这个得根据受害人的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来确定。比如伤者骨折,医生建议加强营养,就可能会有营养费赔偿。 残疾赔偿金,如果受害者因伤致残,这是很重要的一项赔偿。它的数额取决于受害人的伤残等级、所在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年龄等因素。具体计算较为复杂,要按照法律规定的公式来确定。 精神损害抚慰金,其数额会综合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等多种因素。比如事故给伤者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创伤,就可能需要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一般交通事故处理流程是,事故发生后,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有人员伤亡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接着报警并等待交警到场,交警会勘查现场、调查情况,之后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明确事故责任划分。然后根据责任划分情况,双方可以先协商赔偿事宜,也可以申请交警调解,要是协商、调解都不成,受害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赔偿。 相关概念: 误工费:指赔偿义务人应当向赔偿权利人支付的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误工时间)内,因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实际减少的收入。 护理费:是指生活需要特殊照顾或无法自理的人,如住院病人,或在家因疾病日常生活不便,需要他人护理而支出的费用。 残疾赔偿金:是指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损害致残而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财产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