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中如何确认债务人身份?


在法律案件里,准确确认债务人身份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债权人能否实现其债权,也影响着法律程序的正常进行。下面从不同方面介绍确认债务人身份的方法。首先,合同是确认债务人身份的重要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如果存在书面合同,合同中明确约定的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通常就是债务人。比如甲与乙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里明确乙向甲借款并需在规定时间还款,那么乙就是债务人。其次,交易习惯也能作为参考。在一些商业往来中,即使没有书面合同,但存在长期的、固定的交易模式和习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在交易习惯中,承担付款义务或者履行其他主要义务的一方一般可认定为债务人。例如在某行业中,长期以来都是由采购方收货后付款,那么在该交易中采购方就是债务人。再者,行为人的行为表现也有助于确认债务人身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如果某人以自己的名义实施了债务相关的行为,如签收货物、承诺还款等,那么他可能就是债务人。比如丙签收了货物,并表示会支付货款,此时丙就可能被认定为债务人。最后,如果存在争议,可以通过证据来证明债务人身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债权人可以通过提供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证据来证明谁是债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