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补偿时人口怎么算?
我家这边要拆迁了,听说拆迁补偿和人口有关。但我不知道在计算人口时,是算户口本上的所有人,还是有其他的规定。比如嫁出去但户口没迁走的女儿,或者长期在外地工作但户口还在家的人,这些算不算在拆迁人口里呢?想了解下拆迁补偿时人口到底怎么算。
展开


在拆迁补偿中,人口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而且不同地区的拆迁政策和法律规定存在差异。下面为您详细解释。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概念,即“被拆迁房屋的安置人口”,这指的是在拆迁范围内,有正式户口,并且在该房屋居住,同时没有其他住房或者虽有其他住房但居住困难的人员。这部分人员通常是拆迁补偿人口计算的主要对象。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虽然该条例并没有直接对人口计算方式做出明确规定,但强调了征收补偿应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和居住条件。在实际操作中,人口计算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户籍因素。一般来说,户口本上登记的人口是重要的计算依据。通常情况下,在拆迁公告发布之前,具有当地户籍的居民会被纳入人口计算范围。不过,仅仅有户籍也不一定能被认定为安置人口,还需要满足实际居住等条件。其二,实际居住情况。即使户籍在拆迁范围内,但如果长期不在此居住,且在其他地方有稳定居住场所,可能不会被认定为安置人口。反之,有些人员虽然户籍不在此处,但长期在此实际居住,并且符合当地规定的条件,也有可能被认定为安置人口。其三,特殊情况的处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现役军人、在校学生、服刑人员等,他们虽然可能不在拆迁房屋内实际居住,但根据相关政策,一般也会被计算在安置人口范围内。另外,对于嫁入或者嫁出人员,如果其在拆迁地有合法居住权益且符合相关条件,也会被考虑。总之,拆迁补偿时人口的计算要综合考虑户籍、实际居住情况以及当地的具体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如果您对拆迁补偿人口计算有疑问,建议您及时咨询当地的拆迁管理部门,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