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哪种方式处理违反免责条款的当事人?


在探讨如何处理违反免责条款的当事人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免责条款是什么。免责条款是合同的组成部分,是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事先约定,旨在限制或免除其未来责任的条款。简单来说,就是双方在合同里说好,某些情况下一方不用承担责任。 我国《民法典》对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有着相关规定。《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格式条款无效:(一)具有本法第一编第六章第三节和本法第五百零六条规定的无效情形;(二)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三)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权利。也就是说,如果免责条款本身存在这些情况,那么它就是无效的。当免责条款有效时,若当事人违反了该条款,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处理违反免责条款的当事人,一般有以下几种常见方式。首先是继续履行。如果违反免责条款的行为没有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另一方可以要求违反方按照合同约定继续履行义务。例如,在一份运输合同中,免责条款规定了运输方在特定天气条件下对货物轻微损坏免责,但运输方在正常天气下造成货物损坏,就违反了免责条款,托运方可以要求运输方继续将货物安全运输到目的地。 其次是采取补救措施。当违反免责条款的行为给对方造成了一定损失,但还有弥补的可能时,违反方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损失。比如在建筑工程合同中,免责条款规定施工方在遇到不可抗力时工期顺延免责,但施工方因自身管理不善导致工期延误,违反了免责条款,此时施工方可以通过增加人力、设备等方式加快施工进度,以弥补延误的工期。 再者是赔偿损失。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处理方式。如果违反免责条款的行为给对方造成了经济损失,违反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另外,如果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那么违反免责条款的当事人还需要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是双方在合同中预先约定的,当一方违约时应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不过,违约金的数额如果过高或过低,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或增加。 在实际处理违反免责条款的当事人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合同约定、免责条款的内容以及实际造成的损失等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同时,如果双方无法就处理方式达成一致,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途径来解决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