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离婚逃避债务问题该如何处理?


在实际生活中,借离婚逃避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概念和处理方式。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借离婚逃避债务。简单来说,就是夫妻双方在债务产生后,通过离婚协议等方式,将财产转移给一方,而让另一方承担很少或不承担债务,以此来躲避债权人的追讨。这显然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这意味着,夫妻共同债务并不会因为离婚而消失,即使双方通过离婚协议对债务进行了分割,该协议也只对夫妻双方具有约束力,不能对抗债权人。 当遇到借离婚逃避债务的情况时,债权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一步,债权人需要证明该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一般来说,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都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例如,夫妻双方一起签字向银行贷款用于购买家庭住房,或者一方为家庭日常开销借款等。 如果债权人能够证明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那么就可以要求夫妻双方共同偿还。即使夫妻已经离婚,债权人仍然可以向任何一方主张全部债权。例如,甲和乙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向丙借款用于家庭经营,后甲和乙离婚并约定该债务由乙承担,但丙仍然可以要求甲偿还债务,甲偿还后可以根据离婚协议向乙追偿。 第二步,如果夫妻一方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债权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九条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例如,夫妻一方在债务到期前,以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将名下的房产卖给他人,这种行为就可能被认定为恶意转移财产,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该转让行为。 第三步,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债务。在诉讼过程中,债权人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如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以证明债务的存在和金额。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如果夫妻一方拒不履行判决,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强制其履行债务。 总之,借离婚逃避债务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债权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债权人要及时收集证据,积极主张权利,以确保自己的债权得到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