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买房协议里的“霸王条款”?


在买房过程中,“霸王条款”是购房者常常会遇到的困扰。所谓“霸王条款”,其实就是一些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和店堂告示或者行业惯例等。这些条款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面对买房协议里的“霸王条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在签订买房协议前,仔细阅读协议的每一条款,不要因为急于购房而忽略细节。遇到不理解的条款,及时向专业人士咨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如果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 其次,如果发现协议中有“霸王条款”,可以与开发商进行协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购房者有权要求开发商对不合理的条款进行修改或删除。在协商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以法律为依据,合理表达自己的诉求。 如果协商不成,购房者可以向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比如向当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或者消费者协会反映情况,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支持。这些部门可以对开发商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另外,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购房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霸王条款”无效。人民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和判决。在诉讼过程中,购房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的证据,如购房协议、宣传资料、聊天记录等,以便在诉讼中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之,面对买房协议里的“霸王条款”,购房者要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