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遇到交通事故该如何处理?


上班遇到交通事故,以下是具体的处理步骤和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事故发生时要立即采取行动。如果只是发生轻微的财产损失,且事故责任认定一致的,应该立即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赔偿事宜,不需要报警处理。但要是造成人身伤亡或者对事故有争议,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同时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这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明确规定的。 比如张三上班途中与李四车辆碰撞,有人受伤,张三就得赶紧停车救人报警,要是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而且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都应当予以协助。 接着,配合交警后续工作。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到现场之后,要积极配合交警的勘验工作,如实提供交通事故的信息,交警会根据现场情况等开具交通事故责任书。这个责任书很重要,它明确了事故各方的责任,是后续处理的关键依据。 然后,关于工伤认定方面。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所以在保存好所有就医资料和交通事故责任书后,到单位人事部要求申请工伤。要是单位同意,会按流程申请;若单位不同意申请工伤,自己可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局工伤科以个人名义申请工伤。 最后,赔偿问题。符合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不符合工伤认定的,由保险公司进行赔偿 。如果涉及民事赔偿,比如向事故责任方索赔医疗费、误工费等,先可以尝试协商,协商不成还能通过诉讼解决。 相关概念: 工伤保险待遇:是指职工因工发生暂时或永久人身健康或生命损害的一种补救和补偿,其作用是使伤残者的医疗、生活有保障,使工亡者的遗属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交通事故责任书: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所出具的,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的书面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