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和经济纠纷该如何界定?
我跟别人有一笔经济往来,对方没按约定还钱。我怀疑他是诈骗,但又不确定这到底算诈骗还是普通的经济纠纷。我想知道法律上对于诈骗和经济纠纷是怎么界定的,依据是什么,能通过哪些方面来判断呢?
展开


在法律层面,诈骗和经济纠纷是两种不同的情况,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它们的界定方法。 首先说说诈骗,它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有人故意编瞎话或者藏着真相,让您把钱交给他,而且他压根就没打算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对诈骗罪有明确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而经济纠纷呢,通常是指市场经济主体之间因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矛盾而引起的权益争议。简单来说,就是在经济活动中,双方因为合同、债务等问题产生了分歧。比如签了合同,一方没按合同办事,或者借了钱到期没还等情况。经济纠纷主要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民事法律来解决。 要界定诈骗和经济纠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一是看主观目的,诈骗者主观上就是想非法占有财物,而经济纠纷中的当事人可能只是因为经营不善、资金周转困难等原因无法履行义务,并没有非法占有的故意。二是看行为方式,诈骗往往伴随着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而经济纠纷一般是基于正常的经济交往产生的。三是看财物的去向,如果财物被用于个人挥霍、赌博等非法活动,那更有可能是诈骗;如果用于正常的生产经营,那可能是经济纠纷。总之,准确判断是诈骗还是经济纠纷,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如果自己无法判断,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