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和违约该如何区分?
我和别人签了合同,对方没按合同办事。我怀疑他是故意骗我,但又不确定这算诈骗还是普通的违约。我想知道诈骗和违约到底怎么区分,依据是什么,这样我才能决定接下来该怎么做。
展开


诈骗和违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区分。 首先,从概念上来说,违约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行为。简单来讲,就是签了合同后,没有按照合同的要求去做。而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也就是说,诈骗是通过欺骗手段来获取他人的财物。 在主观方面,违约方通常是由于各种原因,如经营不善、疏忽大意等,导致无法履行合同义务,但并没有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故意。而诈骗行为人从一开始就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其签订合同或者实施行为只是为了达到骗取财物的目的。 从行为表现来看,违约行为一般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可能是部分不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但通常还是有一定的履行意愿和行为。而诈骗行为往往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而自愿交付财物,并且在取得财物后,会想方设法逃避责任,不会有实际履行合同的行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而对于诈骗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所以,区分诈骗和违约对于确定是通过民事诉讼解决纠纷还是通过刑事诉讼追究刑事责任至关重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