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轻微肇事逃逸未遂?
我开车时不小心和别人的车有了点小刮擦,当时心里一慌就想直接走,可刚开动没多远就停下来了。对方车主也报了警,我这情况算轻微肇事逃逸未遂吗?想知道轻微肇事逃逸未遂是怎么认定的。
展开


认定轻微肇事逃逸未遂,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考量。首先,我们要明白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轻微肇事指的是交通事故情节比较轻,造成的人员伤亡不严重、财产损失相对较小的事故。而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出于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而逃跑的行为。未遂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行为,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 在判断是否属于轻微肇事逃逸未遂时,要先确定是否构成了轻微肇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交通事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如果符合这样轻微的情形,就满足了轻微肇事的前提。 接着,看行为人是否有逃逸的故意和行为。逃逸的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试图离开现场。比如,明明知道刮擦了别人的车,却不想承担赔偿和其他法律后果,打算直接开车走掉。而行为上,要有实际的离开现场的举动,像启动车辆准备驶离等。 最后,判断是否未遂。如果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逃逸行为,但因为一些自身无法控制的因素,比如被周围群众拦住、道路堵塞无法驶离、自己意识到错误主动返回等,未能成功逃离现场,就可以认定为逃逸未遂。 总之,认定轻微肇事逃逸未遂要综合考虑事故的轻微程度、行为人是否有逃逸故意和行为,以及是否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逃逸成功。这样的认定有助于准确适用法律,合理处理此类交通事故案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