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父母赠与该如何认定?
我准备结婚,父母想在婚前给我一些财产当作赠与,但我不太清楚在法律上婚前父母赠与是怎么认定的。我担心以后万一出现财产纠纷,不知道这些赠与的财产该怎么算。想了解一下认定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以保障自己和父母的权益。
展开


婚前父母赠与的认定,在婚姻法律事务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夫妻双方的财产权益。下面将从不同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婚前父母赠与”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在子女结婚之前,父母将自己的财产给予子女的行为。这里的财产可以是现金、房产、车辆等各种形式。 在认定婚前父母赠与的财产归属时,关键在于确定赠与是只给子女一方,还是给子女及其未来配偶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相关规定,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明确表示是赠与双方的,一般会认定为是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 对于现金赠与,如果父母有明确的赠与协议,表明是赠与自己子女一方的,那么这笔现金就属于子女的个人财产。如果没有书面协议,但有其他证据能证明父母的赠与意图是只给子女一方的,也可以认定为个人财产。比如,父母在转账时备注“给儿子的婚前个人资金”等类似内容。 对于房产赠与,如果是父母全资购买并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那么该房产毫无疑问属于子女的婚前个人财产。若父母只是支付了部分房款,婚后夫妻双方共同还贷,这种情况下,房产仍属于子女一方,但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及对应的增值部分,在离婚时需要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车辆等其他财产的赠与认定原则与上述类似,主要看是否有明确的赠与意思表示以及财产的登记情况等。总之,为了避免日后可能出现的纠纷,父母在进行赠与时,最好通过书面协议等方式明确赠与的对象和意图。这样可以在法律层面上保障各方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