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在刑事赔偿案件中该如何掌握错拘、错捕、错判的范围?

我牵涉到一起刑事赔偿案件,不太清楚这里面错拘、错捕、错判的范围到底是怎样界定的。我想知道判断错拘、错捕、错判有没有具体的标准和界限,依据哪些情况来确定是否属于这几种情形,以便我能正确处理这个赔偿案件。
展开 view-more
  • #刑事赔偿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刑事赔偿案件中,准确掌握错拘、错捕、错判的范围,对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正确处理赔偿案件至关重要。以下为您详细解释这几个概念及其范围界定。 首先是错拘。错拘指的是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等。如果不符合这些法定情形而实施了拘留,就可能构成错拘。例如,仅仅因为嫌疑人与犯罪现场有过短暂接触,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其有犯罪重大嫌疑,就将其拘留,这可能属于错拘。 其次是错捕。错捕是指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逮捕需要满足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等条件。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存在,或者不符合逮捕的必要性条件而实施了逮捕,就构成错捕。比如,证据只是一些间接证据,且无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来证明嫌疑人犯罪,却对其进行了逮捕,这种情况就可能是错捕。 最后是错判。错判是指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违反了法律规定,对无罪的人判处了刑罚或者量刑明显不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如果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可以通过该程序进行纠正。例如,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认定的事实有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导致量刑过重等,都可能构成错判。比如,某案件中证人后来证实作了伪证,导致被告人被错误定罪判刑,这种情况就属于错判。 在刑事赔偿案件中,判断是否属于错拘、错捕、错判,需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结合具体案件的证据和事实来综合认定。只有这样,才能准确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实现司法的公平正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