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故意撞车如何判定责任?


在法律层面,判定涉嫌故意撞车的责任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首先,故意撞车行为可能涉及不同的法律领域,我们先从民事责任角度来看。 在民事责任判定中,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若能证明对方是故意撞车,那么对方就构成了侵权行为,需要对受损方的车辆维修费用、因车辆损坏导致的合理交通费用等损失进行赔偿。比如,车辆被撞坏后送去维修,维修期间租车的费用就属于合理交通费用,侵权方应给予赔偿。 从刑事责任方面来说,故意撞车可能涉嫌不同的罪名。如果故意撞车行为只是针对特定车辆和人员,造成车辆损坏和人员受伤,但没有危害到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这里的“数额较大”一般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有不同标准。若撞车行为危害到公共安全,比如在交通要道故意撞车,导致多车碰撞、交通严重堵塞等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种罪名处罚相对较重,因为它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 在实际判定责任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进行调查取证。他们会查看现场的监控视频、询问当事人和证人、对车辆进行技术鉴定等,来确定撞车是否是故意行为。如果有证据证明一方故意撞车,会根据具体情况划分责任,并依法作出处理。所以,对于涉嫌故意撞车的情况,要综合考虑民事和刑事方面的责任,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共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