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红灯造成的事故责任是怎样认定的?


闯红灯造成事故的责任认定较为复杂,不是简单地闯红灯一方就承担全部责任。首先要明确交通事故责任,就是车辆驾驶人员、行人等在道路上进行交通活动时,因违反交通法规或有过错行为,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而应承担的责任。 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规则(试行)》等规定,责任划分有多种情况。如果是行人擅闯红灯,属于主动型过错行为,可能要承担事故主要责任,轿车驾驶员承担次要责任。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就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一般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如果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会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要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另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相关法律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等。在具体事故中,现场的各种情况,比如车辆行驶速度、是否采取了紧急避让措施等,都会影响责任的最终认定。 相关概念: 交通事故责任: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等在道路上进行交通活动时,因违反交通法规或有过错行为,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而应承担的责任。 主动型过错行为:如行人擅闯红灯、车辆不按规定通过交叉路口等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