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判决书执行时间如何确定?
我之前打了一场官司,现在判决书下来了,但涉及上诉。我不太清楚这个上诉判决书的执行时间到底是怎么算的,是从判决下来就开始算,还是有其他的计算方式呢?我想弄明白以便安排后续事情。
展开


上诉判决书的执行时间确定需要分不同情况来看,下面为你详细解释。首先,得先明确什么是上诉判决书。上诉是当事人对一审法院的判决结果不服,向上一级法院提出重新审理的请求。上诉后,上一级法院作出的判决书就是上诉判决书。上诉判决书通常意味着这是终审判决,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关于执行时间的确定,一般来说,上诉判决书生效之时就是执行的起始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终审的判决、裁定,自送达当事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也就是说,当上诉判决书送达给当事人之后,它就正式生效了。一旦生效,败诉方就需要按照判决书的内容履行相应的义务。比如,判决书要求败诉方支付一定金额的赔偿款,那么在判决书生效后,败诉方就应当尽快支付。如果败诉方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义务,胜诉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申请后,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使败诉方履行义务,像查询、冻结、划拨败诉方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败诉方的财产等。此外,在判决书里通常会明确规定履行义务的期限。例如,会写明‘被告应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支付原告赔偿款’。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按照判决书规定的期限来执行。要是超过了这个期限,败诉方仍未履行,胜诉方就可以启动强制执行程序。综上所述,上诉判决书的执行时间一般从送达当事人使其生效开始计算,同时还要遵循判决书里规定的履行期限。这样可以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维护法律的公正和权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