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简易程序快速处理的交通事故怎样确定赔偿责任?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简易程序是一种快速、便捷的处理方式,适用于一些事实清楚、责任明确、损失较小的交通事故。那么,使用简易程序快速处理的交通事故如何确定赔偿责任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简单来说,就是在交通事故中,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一方,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对受损方进行经济赔偿。而简易程序,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对于一些符合特定条件的事故,不进行复杂的调查和检验鉴定,而是当场或者在短时间内确定事故责任并制作事故认定书的程序。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交通警察应当根据现场固定的证据和当事人、证人陈述等,认定并记录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当事人姓名、驾驶证号或者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机动车种类和号牌号码、保险公司、保险凭证号、道路交通事故形态、碰撞部位等,并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当场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确定赔偿责任的主要依据是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在简易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中,责任认定通常比较明确。如果一方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负有全部责任,那么该方就需要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如果双方都有责任,则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赔偿责任。例如,双方负同等责任,那么通常各自承担50%的赔偿责任。 对于赔偿的范围,一般包括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失赔偿。人身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财产损失赔偿则包括车辆维修费用、车载物品损失等。 总之,在使用简易程序快速处理的交通事故中,确定赔偿责任主要依据事故认定书确定的责任划分,同时结合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具体的赔偿范围和金额。如果当事人对赔偿责任的确定有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等方式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