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侵权损失的赔偿标准如何确定?
我遇到了环境侵权的情况,周边企业排放污染物对我的农作物造成了损害。我想知道在这种环境侵权事件里,损失的赔偿标准是怎么确定的,依据什么来计算赔偿金额,好让我能合理维护自己权益。
展开


在法律领域,环境侵权损失赔偿标准的确定是一个较为复杂但有章可循的过程。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环境侵权的概念,它指的是因行为人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等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侵害他人人身、财产权益的行为。 确定环境侵权损失赔偿标准,有多种方式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五条规定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范围,其中包括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等费用;清除污染、修复生态环境费用;防止损害的发生和扩大所支出的合理费用。 对于财产损失的赔偿,通常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比如,因企业排放污水导致农田里农作物绝收,那么农作物的损失赔偿就可以按照当季该农作物的市场价格乘以种植面积来确定。如果涉及到人身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在实际操作中,确定环境侵权损失赔偿标准还需要借助专业的鉴定评估。比如,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对污染情况进行监测,评估生态环境受到的损害程度;委托专业的价格评估机构对财产损失进行评估等。这些专业的鉴定评估结果可以为赔偿标准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