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冒充公职人员?
我遇到个人自称是公职人员,我不太确定他说的是真是假。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是怎么判定一个人是不是冒充公职人员的呢?判定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呀?
展开


判定冒充公职人员需要从多个方面来综合考量。首先要明白公职人员的概念,公职人员一般是指依法履行公共职务的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中国共产党和各个民主党派的党务机关、各人民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简单来说,就是在国家相关机构、单位里从事公共事务工作的人。 冒充公职人员,通常是指没有公职人员身份的人,通过虚构、伪造自己具有公职人员身份的方式,对外宣称自己是公职人员。具体判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身份虚构方面,行为人根本不具备相应公职岗位的任职资格和条件,却谎称自己是某公职部门的人员。比如一个普通农民,对外称自己是公安局的民警,这就是典型的身份虚构。 行为表现方面,冒充者往往会做出一些与公职人员身份相关的行为,或者利用虚构的身份获取利益。例如,以公职人员的身份去处理一些事务,或者以帮助他人办事为由收取钱财等。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以其他虚假身份招摇撞骗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冒充军警人员招摇撞骗的,从重处罚。另外,如果冒充公职人员进行诈骗等犯罪行为,还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构成招摇撞骗罪等罪名。总之,判定冒充公职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准确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