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财产支配权该如何认定?
最近在处理家庭财务相关的事情,有些困惑。我和配偶对于家里一些财产的使用和处置想法不太一样,想知道在法律上,夫妻共同财产支配权到底是怎么认定的?是双方都能随意支配,还是有一定规则?希望能了解具体认定标准。
展开


夫妻共同财产支配权的认定需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 首先,要明确哪些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双方对这些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简单来说,在婚姻期间双方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财产,大多都属于共同财产,双方在支配上地位平等。 其次,在日常家庭事务范围内,夫妻双方均有权独立支配共同财产。比如一方购买家庭生活用品、支付子女教育费用、医疗费用等常规性支出,这种情况下一方的决定视为双方共同的意思表示。这是因为这些都是维持家庭正常生活运转所必要的支出,不可能事事都需要双方共同决定,赋予一方独立支配权能提高生活效率。 再者,对于重大财产处置事项,如出售房产、车辆等大额财产,夫妻双方应当协商一致进行支配。若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处分共同财产,分不同情况处理。如果第三人是善意取得,也就是第三人不知道该财产是夫妻共同财产且是在正常交易情况下取得,那么另一方有权就自己的损失向擅自处分的一方追偿;若第三人非善意取得,比如第三人明知一方无权处分还进行交易,另一方可以主张该处分行为无效。 总之,夫妻共同财产支配权既保障双方平等地位,又根据财产性质和用途等不同情况做出区分,以平衡夫妻双方权益和家庭生活实际需求。 相关概念: 夫妻共同财产: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依法应由双方共同所有的财产。 日常家庭事务:是指为维持家庭正常生活所必需的各类常规性事务及支出。 重大财产处置:涉及价值较高、对家庭财产状况有重大影响的财产处理行为 。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