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办理流程是怎样的?


个人所得税办理流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纳税登记。这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第一步。一般来说,当个人取得应税收入,达到纳税标准时,就需要进行纳税登记。比如,企业员工由所在单位统一办理代扣代缴登记,单位会在税务机关进行登记备案,将员工信息录入系统。自由职业者等则需要自行前往当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登记时需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等相关资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五条规定,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虽然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情况不完全等同于该法条所指,但纳税登记的基本原理是相通的,都是为了让税务机关掌握纳税人的基本信息。 其次是确定应税所得。应税所得就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收入部分。不同的收入类型,应税所得的计算方式不同。例如,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这些规定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中有明确说明。 然后是计算应纳税额。根据确定的应税所得,按照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来计算应纳税额。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分为综合所得适用税率、经营所得适用税率等不同类型。以综合所得为例,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比如,小明月工资收入扣除各项扣除后应税所得为3000元,对照税率表,适用3%的税率,那么他当月应纳税额就是3000×3% = 90元。 接着是申报纳税。申报方式有多种,既可以通过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也可以纳税人自行申报。对于大部分企业员工,由单位每月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单位会在规定的申报期限内,通过税务申报系统将员工的纳税信息进行申报,并缴纳相应税款。而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等则需要自行申报。自行申报可以选择线上或线下方式。线上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APP、电子税务局等平台进行申报。线下则需前往当地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填写纳税申报表进行申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三条规定,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缴纳税款;税务机关通知限期缴纳的,纳税人应当按照期限缴纳税款。 最后是完税证明开具。纳税人缴纳税款后,如果需要完税证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线上可以在个人所得税APP或电子税务局中查询并下载打印完税证明。线下可以前往当地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申请开具纸质完税证明。完税证明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重要凭证,在很多场景下都可能会用到,比如办理贷款、出国签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