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如何认定工程合同中的开工日期?

我签了个工程合同,合同里关于开工日期写得模棱两可。现在施工方已经进场做了些前期准备工作,但还没正式动工,我不太清楚这算不算开工。我想了解下在法律上,到底该怎么认定工程合同里的开工日期,依据是什么。
展开 view-more
  • #开工日期认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工程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开工日期的认定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工程进度的计算,还涉及到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以下将详细阐述如何认定工程合同中的开工日期。 首先,最直接和优先的依据是合同的约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如果工程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开工日期,那么通常应以该约定为准。这是因为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体现,只要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可能会出现实际开工日期与合同约定的开工日期不一致的情况。如果有开工通知,且开工通知中载明的开工日期与合同约定不同,此时应以开工通知载明的开工日期为准。因为开工通知是对合同约定开工日期的一种变更,双方以实际行为对开工时间进行了重新确认。 若没有开工通知,就需要考虑实际进场施工时间。当承包人实际进场开始施工时,实际进场施工的日期可认定为开工日期。这是基于实际履行的原则,虽然没有明确的开工通知,但承包人已经通过实际行动开始了工程的建设,这种实际履行行为应得到法律的认可。 另外,如果存在发包人或监理人导致开工时间推迟的情况,应顺延开工日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发包人或监理人原因造成的开工延误,承包人不承担责任,开工日期应相应顺延。 最后,如果双方对开工日期有争议,且无法通过上述方式明确认定,那么可以通过相关证据来综合判断。这些证据可能包括施工日志、监理记录、会议纪要、往来函件等,通过对这些证据的分析和判断,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合理的开工日期。 总之,认定工程合同中的开工日期需要综合考虑合同约定、开工通知、实际施工情况以及相关证据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公平合理地确定开工日期,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