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如何判定某个行为是盗窃罪还是故意毁坏财物罪?

最近遇到个事儿让我挺困惑的。我发现有人对他人财物有一些不当举动,我不太清楚这到底算盗窃罪还是故意毁坏财物罪。就想弄明白,在实际生活场景里,到底依据什么标准、从哪些方面来准确判断这两种罪名呀,希望能给详细讲讲。
展开 view-more
  • #盗窃犯罪
  • #毁坏财物
  • #罪名判定
  • #财产犯罪
  • #刑法区分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要判定是盗窃罪还是故意毁坏财物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从犯罪构成的角度。这两个罪名都属于侵犯财产类犯罪,但有着不同特点。盗窃罪,简单来说,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把别人的公私财物偷偷拿走。这里的非法占有,不只是在客观上排除他人对财物的实际控制,还意味着行为人会按照财物本来的用途去利用和处分它,来实现财物自身价值或者获取其他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属于盗窃罪。 而故意毁坏财物罪呢,是指故意去毁坏或者损坏公私财物,并且达到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行为人这么做,不只是要排除他人对财物的占有,更重要的是让财物本身的价值和属性被毁灭或者改变,使得他人没办法按照财物原本的用途去使用和处分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要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其次从客观行为方面判断。如果一个人把财物偷走后正常使用、交易等,那大概率是盗窃罪;要是拿到财物后直接把它弄坏、弄没了,让财物失去原有价值和功能,就更倾向于故意毁坏财物罪。不过在实践中情况比较复杂,比如存在以破坏性手段实施盗窃行为的情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五项规定:实施盗窃行为,造成公私财物毁损的,以盗窃罪从重处罚;又构成其他犯罪的,择一重罪处罚;盗窃公私财物未构成盗窃罪,但因采用破坏性手段造成公私财物损毁数额较大的,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盗窃后,为掩盖盗窃罪行或者报复等,故意破坏公私财物构成犯罪的,应当以盗窃罪和构成的其他罪实行数罪并罚 。 最后从主观故意内容判断。盗窃罪的主观故意就是非法占有财物;故意毁坏财物罪的主观故意就是要把财物毁坏掉。 相关概念: 非法占有:指没有合法依据,违背财物所有者意愿,将财物置于自己控制之下的行为。 数额较大: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财物类型下,对数额较大的界定会有所不同,一般由司法机关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标准。 多次盗窃:指在一定时间内实施三次以上的盗窃行为。 入户盗窃: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进行盗窃。 携带凶器盗窃: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进行盗窃,或者为了实施盗窃而携带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械进行盗窃。 扒窃: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