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商标侵权以及商标侵权行为怎样认定?


判断商标侵权以及认定商标侵权行为是一个复杂但有明确规则的过程,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商标侵权。简单来说,商标侵权就是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或者有其他损害商标注册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明确规定了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情形。 从商标的使用情况来看,如果有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这无疑是典型的商标侵权行为。比如,市场上有知名的“可口可乐”商标,如果有人在饮料上也使用完全一样的“可口可乐”标识来销售饮料,那就是明显的侵权。还有,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同样构成侵权。例如,有个知名的“小米”手机商标,如果有人在电子产品上使用“小来”商标,由于发音相近且商品类似,容易让消费者产生混淆,这也可能被认定为侵权。 除了商标的使用,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也属于侵权。即使销售者可能并不知道所销售的商品是侵权商品,但只要该商品确实侵犯了他人的商标权,销售者也可能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不过,如果销售者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可能会减轻相应的责任。 另外,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以及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同样是商标侵权行为。 在判断是否构成商标侵权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比如,要判断商标是否近似,需要从商标的音、形、义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判断商品是否类似,要考虑商品的功能、用途、生产部门、销售渠道、消费对象等因素。如果两个商标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就很可能会被认定为近似商标,商品也可能被认定为类似商品。 总之,判断商标侵权和认定侵权行为需要依据法律规定,从商标使用情况、商品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如果遇到商标侵权的纠纷,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