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如何认定?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确定事故各方应承担责任比例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后续的赔偿等诸多问题。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行为责任原则,即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负有责任,必定是因其行为引起,没有实施行为的当事人不负事故责任。通俗来讲,就是谁的行为导致了事故发生,谁就可能要承担责任。二是因果关系原则,交通事故中的因果关系是指交通事故当事人造成事故损害后果与涉及违法的事故原因之间的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只有当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与事故的发生存在直接因果关系时,才需要承担相应责任。三是路权原则,路权原则即各行其道原则,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 接下来,我们看看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具体依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般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最后,了解一下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流程。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当立即报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警后会及时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交通警察会对现场进行勘查、收集证据,包括现场痕迹、车辆状况、证人证言等。之后,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勘查、收集的证据,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