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租赁中甲乙双方怎么区分?
我准备出租自己的一套房子,和租客签合同。但不太清楚在合同里谁是甲方谁是乙方,也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讲究。想问下在房屋租赁里,甲乙双方到底是怎么区分的,有什么明确的规定吗?
展开


在房屋租赁关系中,区分甲方和乙方是签订合同的基础步骤,不过,在法律层面并没有对房屋租赁合同里谁必须是甲方、谁必须是乙方作出严格且明确的规定。通常来说,甲方一般指的是提出目标的一方,在合同拟订过程中主要是提出要实现的目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约方。而乙方则是完成目标,根据甲方提出的条件来提供服务或商品等,属于承诺方。 在房屋租赁场景下,习惯上出租方常常被列为甲方。出租方拥有房屋的使用权或者所有权,他们把房屋提供给他人使用,以此获取租金收益。出租方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将符合条件的房屋交付给承租方使用,同时要保证房屋在租赁期间符合约定的用途,并且承担一些如维修等方面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八条规定,出租人应当按照约定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并在租赁期限内保持租赁物符合约定的用途。这就明确了出租方在租赁关系中的基本义务。 而承租方一般作为乙方。承租方通过支付租金获得房屋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他们要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时间支付租金,合理使用房屋,不能对房屋进行破坏性的使用等。根据《民法典》第七百一十四条,承租人应当妥善保管租赁物,因保管不善造成租赁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就要求承租方在租赁期间要尽到妥善保管房屋的义务。 虽然习惯上有这样的区分,但在实际的房屋租赁合同签订中,甲乙双方的确定可以由双方自行协商决定。合同的关键在于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无论哪一方被列为甲方或者乙方,都不会影响合同的法律效力。只要合同内容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就是有效的。所以,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时,最重要的是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得到明确的规定和保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