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医疗事故责任?
我之前去医院看病,治疗后感觉效果很差,怀疑可能是医疗事故。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判断这是不是医疗事故,也不清楚医院和医生分别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我想了解一下,区分医疗事故责任有什么方法和依据呢?
展开


区分医疗事故责任,是明确医院和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应承担何种责任的重要环节。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区分方法和相关依据。 首先,需要判断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要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一是主体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二是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和诊疗规范;三是主观上存在过失;四是造成了患者人身损害后果;五是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区分医疗事故责任时,一般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主要责任是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次要责任是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轻微责任是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对上述责任程度的划分给出了明确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通常由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来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确定事故等级和责任程度。此外,患者也可以通过申请医疗过错司法鉴定等方式来明确责任。司法鉴定机构会根据相关证据和专业知识,分析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总之,区分医疗事故责任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鉴定来进行。在遇到医疗纠纷时,患者应及时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