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如何进行责任划分?


医疗事故的责任划分确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首先,要从医疗行为本身判断。医生的诊疗行为是否符合医疗规范和行业标准是关键。要是医生在诊断时没有全面检查,遗漏重要病情信息,或者治疗方案不合理,就可能要承担相应责任。比如对于某种特定疾病,按照规范该做的检查没做,影响了对病情的准确判断,这医生就有责任啦。 其次,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也很重要。医院有没有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像病历书写规不规范、药品管理合不合理等。要是因为管理问题,比如病历记录不全、药品有质量问题导致医疗事故,医疗机构也要担责。 再者,患者自身特殊情况也可能影响责任划分。要是患者本身有罕见病或特殊体质,医生在诊疗时难以预见,责任界定就要更谨慎,但医生还是要尽到合理注意义务。 从法律条文规定来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指出,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以下几种: (一)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也就是说所有问题都是因为医疗方的错误导致的,比如手术部位完全搞错等情况。 (二)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即大部分问题出在医疗方的过失上。 (三)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四)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此外,实践中还存在对等责任,即医、患双方各负担50% 。 相关概念: 完全责任: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主要责任: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次要责任: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轻微责任: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对等责任:医、患双方各负担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