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如何区分居民与非居民?

我在处理一些事务时,遇到要区分居民和非居民的情况。不太清楚法律上是依据什么来区分这两者的,也不知道区分有什么实际意义。想了解一下在法律层面,到底是如何去区分居民与非居民的呢?
展开 view-more
  • #居民区分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层面,区分居民与非居民通常涉及到不同的法律领域,我们以税收和民事法律领域为例来进行说明。 在税收领域,居民和非居民的区分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该法第一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所说的“有住所”,并不是简单的有居住的房屋,而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而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这种区分的意义在于,居民个人要就全球所得纳税,而非居民个人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纳税。 在民事法律领域,对于自然人居民身份的认定,虽然没有专门统一的法律条文来精确区分居民和非居民,但通常会结合其经常居住地等因素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经常居所一般是指自然人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居住的地方。这种区分在民事案件的管辖、法律适用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比如在涉及合同纠纷时,被告是居民还是非居民可能会影响到案件由哪个地方的法院管辖。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