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夫妻“分手”共同财产如何分割?


准夫妻“分手”时共同财产的分割问题,是很多人在感情破裂后会面临的法律难题。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分割办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准夫妻共同财产。准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准夫妻双方在恋爱期间,基于共同生活、共同劳动或者共同投资等形成的财产。这些财产与夫妻共同财产不同,夫妻共同财产是基于婚姻关系产生的,而准夫妻共同财产是在准备结婚但尚未结婚的阶段形成的。 在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共有财产的规定可以适用于准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根据《民法典》第三百零八条规定,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第三百零九条规定,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享有的份额,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出资额确定;不能确定出资额的,视为等额享有。 对于准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协商原则。准夫妻双方可以先自行协商,就共同财产的分割达成一致意见。这种方式比较灵活,能够充分尊重双方的意愿,避免矛盾激化。只要双方达成的协议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就是有效的。 二是按出资比例分割原则。如果双方无法协商一致,且能够确定各自的出资额,那么一般按照出资比例来分割共同财产。例如,两人共同出资购买了一套房子,一方出资60%,另一方出资40%,那么在分割房子时,也按照这个比例进行分配。 三是平均分割原则。当无法确定双方的出资额时,根据法律规定,视为等额享有,即平均分割共同财产。比如双方共同购买了一些家具,但无法确定各自的出资情况,那么这些家具就可以平均分配。 在实际操作中,分割共同财产的方式有多种。对于可以实物分割的财产,如家具、电器等,可以直接进行分割;对于无法实物分割的财产,如房屋、车辆等,可以采取一方取得所有权,给予另一方相应补偿的方式进行处理;如果双方都不想要该财产,也可以将其变卖,然后分割变卖所得的价款。 总之,准夫妻“分手”时共同财产的分割,要根据具体情况,遵循法律规定和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处理。如果双方在分割过程中遇到争议,无法协商解决,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由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的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