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漏水的责任如何划分?


房屋漏水责任的划分需要依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不同的漏水原因对应着不同的责任主体。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如果是在房屋的保修期内出现漏水问题,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在这个期限内,房屋出现漏水情况,开发商应当承担修复责任。如果开发商拒绝履行保修义务,业主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开发商进行维修,并赔偿因漏水造成的损失。 要是因楼上住户的不当行为导致房屋漏水,比如装修时破坏了防水层、管道使用不当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此时,楼上住户需要对楼下住户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包括修复漏水部位以及赔偿因漏水导致的财产损失等。 当房屋的公共部位出现漏水,如屋顶、外墙等,且已过了保修期,那么就可以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进行维修。根据《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专项维修资金是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的资金。业主可以向业主委员会或相关的物业服务企业提出申请,由他们组织维修工作。 另外,如果是由于物业服务企业没有尽到管理和维护义务,导致房屋漏水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处理或维修,物业服务企业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九条规定,建设单位依法与物业服务人订立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以及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依法选聘的物业服务人订立的物业服务合同,对业主具有法律约束力。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如果物业服务企业没有履行这些义务,业主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总之,房屋漏水责任的划分要结合具体情况,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责任主体。在遇到房屋漏水问题时,业主可以先与相关方进行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