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故认定书时该如何划分责任?


在没有事故认定书的情况下划分责任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但仍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方法来处理。首先,我们要了解事故认定书的作用。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制作的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但它并非是划分责任的唯一依据。 当没有事故认定书时,对于民事赔偿责任的划分,主要依据双方的过错程度来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也就是说,如果一方能够证明另一方在事故中有过错行为,且该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那么有过错的一方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在交通事故中,虽然没有事故认定书,但有证据证明一方存在超速、闯红灯等违法行为,并且这些行为导致了事故的发生,那么该方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双方对责任划分存在争议,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来综合判断。这些证据可以包括现场的证人证言、监控视频、车辆的行驶轨迹等。例如,有证人能够证明事故发生时一方的行驶状态,或者监控视频清晰地记录了事故的全过程,这些都可以作为法院判断责任的依据。 对于一些特殊的侵权行为,法律还规定了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无过错责任是指无论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只要其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就应当承担责任。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者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责任。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重大过失的,可以减轻经营者的责任。公平责任是指在双方都没有过错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条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 总之,在没有事故认定书的情况下,责任的划分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具体的证据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当事人要积极收集和提供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