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双方债务该如何协商分割?


夫妻双方债务的协商分割,是指夫妻二人就双方所负的债务如何承担进行商量并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妥善处理夫妻财产关系,避免日后产生纠纷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要明确夫妻债务的类型,主要分为夫妻共同债务和夫妻一方个人债务。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规定,这些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例如,夫妻双方共同贷款买房,或者一方为家庭日常开销刷信用卡产生的欠款等。而夫妻一方个人债务则是指一方在婚前所负债务,或者婚后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且债权人不能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债务。比如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 在协商分割债务时,夫妻双方应遵循自愿、公平、合法的原则。自愿原则意味着双方要基于真实意愿进行协商,不得强迫对方。公平原则要求在分割债务时,要考虑双方的经济状况、债务的用途等因素。合法原则则是指协商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分割,双方可以协商各自承担的比例。常见的方式有平均分担,即双方各承担一半的债务;也可以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担,比如一方收入较高,承担较多的债务。但需要注意的是,夫妻之间关于债务分担的约定,通常只对夫妻双方具有约束力,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说,如果债权人不知道夫妻之间的债务分担约定,仍有权要求夫妻任何一方偿还全部债务。偿还债务的一方在承担了超出自己份额的债务后,可以依据双方的约定向另一方追偿。 对于夫妻一方个人债务,一般由负债方自行承担。但如果该债务在某些情况下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那么就需要按照共同债务的分割方式进行处理。 在协商过程中,建议夫妻双方以书面形式记录协商结果,签订债务分割协议。协议中应明确债务的种类、金额、承担方式等内容,并由双方签字确认。这样可以避免日后因口头约定不清而产生纠纷。如果在协商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争议,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或者通过人民调解、诉讼等途径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