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不在时,被拆迁人怎样做好拆迁谈判?


在律师不在的情况下,被拆迁人要做好拆迁谈判,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了解拆迁相关的法律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是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的重要法规,被拆迁人应当熟悉其中关于征收程序、补偿标准等方面的规定。比如,该条例规定了房屋征收应当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结果公开的原则,并且明确了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和临时安置的补偿等。了解这些法律规定,能让被拆迁人在谈判中有更明确的依据,清楚自己应得的权益。 其次,被拆迁人要收集和整理好与自己房屋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房屋的产权证书、土地使用证、房屋的面积测量报告、装修情况的记录等。这些资料是证明被拆迁房屋价值的重要证据。在谈判中,被拆迁人可以依据这些资料,向拆迁方说明自己房屋的实际情况,从而争取合理的补偿。例如,如果房屋有特殊的装修或者附属设施,这些都应该在补偿中得到体现。 再者,在谈判过程中,被拆迁人要保持冷静和理智。拆迁谈判可能会涉及到很多利益问题,双方可能会产生分歧和争论。在这种情况下,被拆迁人不能情绪化,要以平和的心态与拆迁方进行沟通。要明确自己的底线和目标,不要轻易被拆迁方的言辞所左右。同时,要善于倾听拆迁方的意见和要求,分析其合理性,并及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 另外,被拆迁人可以尝试了解拆迁方的需求和压力。拆迁项目通常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和成本预算,拆迁方也希望能够顺利完成拆迁工作。被拆迁人可以通过与拆迁方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目标和困难,从而寻找双方的利益平衡点。例如,如果拆迁方希望尽快完成拆迁,被拆迁人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提出自己的补偿要求,同时也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时间配合拆迁工作。 最后,如果在谈判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无法达成协议,被拆迁人不要轻易放弃。可以向相关的政府部门咨询或者申请调解,也可以寻求其他专业人士的帮助。比如,向当地的拆迁管理部门咨询政策法规,或者向房地产评估机构咨询房屋的市场价值等。总之,被拆迁人要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