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网络诈骗罪成立?


网络诈骗罪,其实就是通过网络这种途径实施的诈骗犯罪行为。要判断网络诈骗罪是否成立,得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来看。 首先是犯罪主体。简单来说,就是实施诈骗行为的人得是达到了一定年龄,并且精神正常、能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年满16周岁的人犯罪,就要承担刑事责任。所以在网络诈骗里,犯罪主体得满足这个年龄条件,并且精神状态是能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 然后是犯罪主观方面。这要求实施诈骗的人是故意去做这件事,而且目的就是为了非法占有别人的财物。比如说,有人在网上编造虚假信息,就是想着骗别人的钱,这就是故意的非法占有目的。如果只是不小心说错话让别人有了损失,那就不算有这种主观故意,不能认定是网络诈骗。 接着看犯罪客体。网络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也就是说,诈骗行为损害了别人对自己财物的合法拥有和支配权利。不管是骗到了现金,还是虚拟货币、有价值的网络账号等,只要是属于公私财物范畴的,都可能涉及侵犯这个客体。 最后是犯罪客观方面。这主要体现在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欺诈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在网上发布虚假的商品信息,以低价卖名牌为诱饵,骗买家付款后就消失;或者编造自己生病急需钱等虚假理由,骗取网友的同情和钱财。而对于“数额较大”,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一般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就属于数额较大了,但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当地经济情况有所调整。 总之,只有当以上四个方面的条件都满足时,网络诈骗罪才算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所以大家在网络上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陷入网络诈骗陷阱,同时如果发现网络诈骗行为,要及时向警方报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