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强险条例》第十二条该如何解释?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十二条是交强险合同订立过程中关于重要事项的规定。下面来详细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交强险是什么。交强险全称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它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交强险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签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合同时,投保人应当一次支付全部保险费;保险公司应当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保险标志。保险单、保险标志应当注明保险单号码、车牌号码、保险期限、保险公司的名称、地址和理赔电话号码。被保险人应当在被保险机动车上放置保险标志。保险标志式样全国统一。保险单、保险标志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监制。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保险单、保险标志。 对于投保人而言,一次支付全部保险费是强制性要求。这是为了确保在保险期间内,交强险能够正常发挥作用,为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提供及时的保障。比如说,你购买了一辆新车并投保交强险,你就需要一次性把保费交清,这样保险公司才会为你办理后续的保险手续。 保险公司方面,签发保险单和保险标志是其重要义务。保险单是你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的书面证明,它上面记录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重要信息。而保险标志则是车辆已经投保交强险的凭证。当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检查时,你需要能够出示有效的保险标志。 关于保险标志的放置,要求被保险人在被保险机动车上放置。这是为了方便执法部门识别车辆是否已经投保交强险。如果没有按规定放置保险标志,可能会面临交通管理部门的处罚。 此外,保险单和保险标志的式样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监制,并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保险单、保险标志。这是为了维护交强险制度的正常运行,防止欺诈行为的发生。如果有人违反这一规定,将会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交强险条例》的相关规定,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保险标志,或者使用其他机动车的保险标志,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交强险条例》第十二条从投保缴费、保险单证签发和放置、以及单证管理等方面,对交强险合同订立过程进行了规范,旨在保障交强险制度的有效实施,维护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