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申诉期该如何提交再审?


在法律程序中,申诉期是当事人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的一个重要时间限制。过了申诉期通常意味着正常的申请再审途径可能受到一定限制,但并非完全没有机会。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申诉期和再审。申诉期就是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的时间段。再审则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或者当事人基于法定的事实和理由认为生效裁判确有错误,申请人民法院对案件再次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诉讼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零七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不过对于刑事申诉的时间并没有明确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 如果过了申诉期,想要提交再审,需要考虑是否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若能证明存在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未能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再审,像当事人因重大自然灾害、突发重病等客观原因无法及时行使权利。又或者发现了新的证据,且该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并且是在申诉期之后才发现的。 要是存在上述特殊情况,当事人可以准备好相关的证据材料,向法院说明情况并申请再审。这些证据材料要能够充分证明特殊情况的存在以及原判决、裁定可能存在错误。同时,要以书面形式详细阐述申请再审的理由和依据。 另外,还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如果检察院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会依法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启动再审程序。 总之,过了申诉期提交再审虽然困难,但并非没有办法,当事人要积极寻找合理的途径和充分的证据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